把握破题之法 在实干中“凿深井饮甘泉”

段煜2025-07-08来源:中国邮政报

  “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当代青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山西省长治市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殷殷厚望,立志在基层的广阔天地里,以青春之力攻坚克难,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他们积极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定期开展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并将其运用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中。

  市场里的“破题课” 理论照进现实

  小组成员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为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积极开展“根在基层”调研实践活动。

  一个特殊的“移动课堂”成为破题的关键。在走访调研长治市紫坊农产品市场时,馒头店老板王阿姨抱怨粮油店距离远、送货不及时,经常影响自己的生产销售。组员王晨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的要求,意识到餐饮商户的批量采购需求正是邮政发挥渠道优势的“井口”,可以筛选现有供货商,依托物流优势实现当日订货、次日送达。他们首先将目标锁定在中小餐饮商户,详细记录商户进货周期以及运输时效要求。这些“市井”细节,逐渐勾勒出基层市场的轮廓,为后续业务开展提供了依据。

  馒头店旁的“攻坚会” 于细节处突破

  经过扎实的调研,小组成员在潞州区开始试点工作,走访多家商户,订单量也与日俱增。但突发的订单潮让原本的“手工报单”模式漏洞百出,客户催单,小组成员连夜协调跨区库存,48小时内完成补货。

  以问题为导向,这次经历促使他们优化业务流程。大家蹲守店铺复盘,运用系统思维绘制“街道餐饮店生态图”,拆解重组门店辐射半径、厨师操作习惯等变量。运用精准施策方法论,设计出“趟车走访”模式,让邮车按餐饮店作息表精准送货,突破商家惯性思维。起初,馒头店业主王阿姨以“与合作商有多年合作关系”婉拒合作,小组成员就运用客户惯性理论,制作《新旧方案对比表》,展示邮政“套餐式服务”在原料供应、配送及线上引流等方面的优势,分享为客户节省采购成本的成功案例,最终打动王阿姨,获得试用机会。

  社区团购的“甘泉涌” 协同带来新成绩

  这次实践不仅打开了业务合作突破口,还让小组成员发现了高频交易商户。比如馒头店,资金流动频繁,如果能让王阿姨将主要结算账户开在邮政网点,或者通过邮政渠道代发工资、进行资产规划,那么就从单一业务拓展到了板块协同的整体服务。

  受馒头店成功营销案例的启发,基于网点开展的社区团购活动,小组成员萌生了设立“周三团购日”的创意。每周三,社区居民能在邮政网点团购到新鲜出炉的馒头。这种“社区团购+餐饮客群开发”的双线联动模式,让客户和邮政企业达到双赢。

  小组成员表示,通过调研实践活动在多方面获得了成长。履职能力上,从面对复杂业务时的手足无措,变得能快速梳理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作风建设上,深入基层调研,摒弃形式主义,养成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调研能力上,实地走访让大家掌握科学调研方法,提升数据收集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